加尔各答修女的传记

 加尔各答修女的传记

Glenn Norton

Table of contents

传记--完全奉献

贡夏(艾格尼丝)--未来的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8月26日出生在斯科普里(前南斯拉夫)。

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接受了强烈的天主教教育,因为她的家庭是阿尔巴尼亚国籍,对基督教有深厚的感情。

See_also: 伊基-波普, 传记

早在1928年,Gonxha就觉得自己被吸引到了宗教生活中,她后来将此归功于圣母给予她的 "恩典"。 在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她在都柏林受到了洛雷托圣母修女会的欢迎,她们的规则受到了洛约拉的圣依纳爵 "精神练习 "中所指出的精神类型的启发。 正是由于这些默念特蕾莎修女在西班牙圣人的书页中发展了想要 "帮助所有人 "的感觉。

因此,贡夏不可抗拒地被吸引到传教士的行列中。 她的院长因此派她到印度,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大吉岭,在那里她的初体验于1929年5月24日开始。 由于教学是洛雷托修女的主要天职,她自己承担了这项活动,特别是照顾当地的贫穷女孩。 同时,她还进行了她的个人研究,以获得教师文凭。

1931年5月25日,她宣读了她的宗教誓言,并从那时起取名为泰雷兹修女,以纪念利雪的圣泰雷兹。 为了完成她的学业,她于1935年被派往加尔各答的研究所,那里是孟加拉人口过多和贫瘠的首都。 在那里,她突然面对最黑暗的苦难现实,其程度使她受到了打击。 实际上,整个一个人口在人行道上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的屋顶,如果幸运的话,是长椅的座位、门口的角落、废弃的手推车。 其他人只有一些报纸或纸箱......一般孩子一出生就死了,其尸体被扔进垃圾箱或水沟。

当特蕾莎修女发现,每天早上,这些生物的遗体与成堆的垃圾一起被收集起来时,她感到非常震惊。

据编年史记载,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在祈祷时明显感觉到上帝的召唤,要她离开洛雷托修道院,献身于穷人的服务,通过生活在他们中间来分担他们的痛苦。 她向院长倾诉,院长让她等待,以考验她的服从性。 一年之内,罗马教廷授权她生活在1947年8月16日,37岁的特蕾莎修女第一次穿上了白色的粗棉布 "莎丽"(印度妇女的传统长袍),上面装饰着蓝色的边框,这是圣母玛利亚的颜色。 她的肩上有一个黑色的小十字架。 当她进出时,她带着一个公文包,里面是她的个人必需品,但没有钱。 母亲。特蕾莎从未向人要过钱,也没有任何钱,但她的工作和基金会却需要大量的开支!她把这个 "奇迹 "归功于天主的工作......

从1949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来分享德蕾莎修女的生活。 然而,后者在接受她们之前,对她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考验。 1950年秋,教皇庇护十二世正式授权这个新机构,称为'慈善传教士会'。

1952年冬天,有一天,当她去寻找穷人时,发现一个女人在街上痛苦地挣扎,无力抵抗啃咬她脚趾的老鼠。 她把她带到最近的医院,在那里,经过许多困难,这个垂死的女人被接受了。 特蕾莎修女于是想到向市政管理部门申请一个房间来安置垂死的人。特蕾莎修女接受了这所房子,许多年后,她谈到经过这所房子的数千名濒临死亡的人时说:"他们在上帝面前死得如此美妙!我们至今还没有遇到他们、没有人拒绝向上帝寻求'宽恕',拒绝说:'我的上帝,我爱你'。

两年后,特蕾莎修女创建了 "希望与生命中心",接收被遗弃的儿童。 实际上,那些被带到那里的儿童,裹着破布甚至纸片,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只是接受洗礼,以便根据天主教教义,他们可以被欢迎到天堂的灵魂中。 许多成功的人我们收集的一个被遗弃的孩子被送给了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特蕾莎修女回忆说,"一个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他们想收养一个小男孩。 几个月后,我听说这个孩子病得很重,将瘫痪。 我去见了那个家庭,提议:'把这个孩子还给我:我将会我宁愿被杀,也不愿意和这个孩子分开!"父亲看着我回答,脸上满是悲伤。 特蕾莎修女指出:"穷人最缺乏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有用,觉得自己被爱。 是被推到一边,把贫穷强加给他们,伤害了他们。 对于各种疾病,都有药品,治疗,但当一个人不受欢迎时,如果没有仁慈的手和爱的心,那么就没有希望得到真正的治疗。

特蕾莎修女在她的所有行动中,都被基督的爱所激励,被 "为上帝做一件美好的事 "的愿望所激励,为教会服务。 作为天主教徒对我来说具有完全的、绝对的重要性 - 他说 - 我们完全听从教会的安排。 我们声称对教宗有深厚的个人爱......我们必须见证福音的真理,按照教会的教导,无畏地、公开地、清楚地宣讲天主的道。 ".

" 我们所做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只是将我们对基督的爱具体化的一种手段......我们致力于为最贫穷的人服务,也就是为基督服务,而穷人是基督的悲哀形象......圣餐中的耶稣和穷人中的耶稣,在面包的种类和穷人的种类下,这就是我们在世界中心的沉思者。 ".

在20世纪60年代,特蕾莎修女的工作几乎扩展到印度的所有教区。 1965年,修女们前往委内瑞拉。 1968年3月,保罗六世要求特蕾莎修女在罗马开设一所房屋。 在参观了该城市的郊区并看到 "发达 "国家也存在物质和道德上的苦难后,她同意了。 与此同时,修女们在孟加拉国工作,这是一个被可怕的内战蹂躏的国家。 许多妇女被士兵强奸:那些怀孕的妇女被建议堕胎。 特蕾莎修女于是向政府宣布,她和她的修女们将收养这些孩子,但无论如何不能 "让那些只是遭受暴力的妇女随后被强迫犯下一个罪行。事实上,特蕾莎修女一直以极大的精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堕胎。

1979年,她被授予最著名的荣誉:诺贝尔和平奖。 其中的动机是她对穷人中最贫穷的人的承诺,以及她对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 特蕾莎修女这次拒绝了为获奖者举行的传统仪式性宴会,并要求将6,000美元的奖金给予加尔各答的贫困者,用这笔钱可以获得一整年的援助。

在1980年代,本会平均每年成立15个新的机构。 从1986年起,本会在共产主义国家设立机构,这些国家在此之前是禁止传教士进入的:埃塞俄比亚、南也门、苏联、阿尔巴尼亚和中国。

1967年3月,特蕾莎修女的工作增加了一个男性分支:"传教士兄弟会"。 1969年,慈善传教士的平信徒兄弟会诞生。

当许多人问及她非凡的道德力量从何而来时,特蕾莎修女解释说:"" 我的秘密是无限简单的。 我祈祷。 通过祈祷,我与基督成为一体的爱。 向他祈祷,就是爱他。 "此外,特萨修女还解释了爱是如何与快乐密不可分的:" 喜悦是祈祷,因为它赞美上帝:人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赞美。 喜悦是对永恒幸福的希望。 喜悦是捕获灵魂的爱的网。 真正的圣洁在于微笑着执行上帝的意志。 ".

See_also: 皮波-佛朗哥, 传记

特蕾莎修女多次在回答那些表示希望去印度帮助她的年轻人时,回答说他们应该留在自己的国家,在他们通常的环境中对 "穷人 "实施慈善。 以下是她的一些建议:" 在法国,就像在纽约和其他地方一样,有多少人渴望被爱:这是一种可怕的贫穷,与非洲人和印度人的贫穷无法相比......重要的不是我们付出多少,而是我们投入的爱......祈祷这一切从你自己的家庭开始。 孩子们从学校回家时往往没有人欢迎他们。 当他们从学校回家时,他们没有能力付出。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贫困......你必须工作,为你的家庭谋生,但也有勇气与你没有的人分享--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杯水--,提出坐下来谈一会儿;也许只是写一封信给病患在医院里... ".

经过几次住院治疗,特蕾莎修女于1997年9月5日在加尔各答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

2002年12月20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签署了一项法令,承认 "贫民圣徒 "的英雄美德,有效地启动了圣人 "事业 "历史上最快的封圣程序。

2003年10月19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庆祝其教皇任期25年的一周内,在30万名信徒面前主持了特蕾莎修女的封圣仪式。 2016年9月4日,在教皇弗朗西斯的主持下,她被封为圣徒。

Glenn Norton

Glenn Norton is a seasoned writer and a passionate connoisseur of all things related to biography, celebrities, art, cinema, economics, literature, fashion, music, politics, religion, science, sports, history, television, famous people, myths, and stars. With an eclectic range of interests and an insatiable curiosity, Glenn embarked on his writing journey to share his knowledge and insights with a wide audience.Having studie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Glenn developed a keen eye for detail and a knack for captivating storytelling. His writing style is known for its informative yet engaging tone, effortlessly bringing to life the lives of influential figures and delving into the depths of various intriguing subjects. Through his well-researched articles, Glenn aims to entertain, educate, and inspire readers to explore the rich tapestry of human achievement and cultural phenomena.As a self-proclaimed cinephile and literature enthusiast, Glenn has an uncanny ability to analyze and contextualize the impact of art on society. He explor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creativity, politics, and societal norms, deciphering how these elements shape our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His critical analysis of films, books, and other artistic expressions offers readers a fresh perspective and invites them to think deeper about the world of art.Glenn's captivating writing extends beyond therealms of culture and current affairs. With a keen interest in economics, Glenn delves into the inner workings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socio-economic trends. His articles break down complex concepts into digestible pieces, empowering readers to decipher the forces that shape our global economy.With a broad appetite for knowledge, Glenn's diverse areas of expertise make his blog a one-stop destination for anyone seeking well-rounded insights into a myriad of topics. Whether it's exploring the lives of iconic celebrities,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 of ancient myths, or dissecting the impact of science on our everyday lives, Glenn Norton is your go-to writer, guiding you through the vast landscape of human history, culture, and achievement.